汶川十年:从迷茫到坚强,90后男孩的创业历程

郑海洋头图

【猎云网(微信:ilieyun)北京】5月12日报道(文/杜一兰)

“曾经以为,17岁,我会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下失去生命,而后,现在,我坐在轮椅上,用以前从来不可想象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无论,快乐还是忧伤,从来无法停止追忆,虽然,我再也回不到从前,他们再也回不到我的身边。”

——出自郑海洋《废墟下的22个小时》。

郑海洋,北川人,十年前,这位羌族大男孩正在北川中学读高一。当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了幻想,还给自己立下了报考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高考志愿。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地震,让正值青春年华的郑海洋遭受了一段噩梦般的日子。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郑海洋被建筑物砸中,在废墟夹缝中生存了22小时,直到被救援人员救出。

虽说从死亡线上捡回一条命,但双腿高位截肢,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生活的残酷事实给了郑海洋重重一击。要知道,地震发生前,他是一位身高1.83米,热爱打篮球的阳光少年。

刚开始无法面对现实,郑海洋经历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一个月不去学校上课,考试的时候也不答题,就拿着笔发呆,最后得了零分。

“我根本不想回学校,不想读书,不想考大学。那时候在北川中学,像我这样受伤的很多,也有许多无障碍设施。但是,如果我去上大学,只有我一个人,我怕孤独,怕异样的眼光,而且很多大学无障碍设施不多,肯定不方便。有段时间情绪很低落,甚至想过自杀,成绩很差,也不爱说话”。

后来,在亲友和志愿者的帮助下,他慢慢恢复信心,去康复中心复健,适应带假肢的生活,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越来越好。

郑海洋

就在前不久,郑海洋还通过媒体的力量,希望能找到当时帮助他的志愿者小雨,郑重的对她说一声“谢谢”,完成十年之约。

“活下来了,就一定要争气。”

2011年,郑海洋进入天津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读大专,主攻电子商务。大三时,即将毕业的郑海洋回到成都,和朋友一起凑了10万元进行第一次创业。

当时他们做了一个叫做“草莓秀”的图片导购网站,招了3个员工,就开始了创业之路。“我们什么也不懂,包括注册、申请执照,都要找中介,花了不少冤枉钱。也跟人家签了投资协议,可是后来人不见了,”仅凭一腔热血,没有社会经验,郑海洋的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只保留了“草莓秀”这个名字。

但这个大山走出的孩子生来就有一种倔强和不服输的精神。

2015年年初,郑海洋再次创业,这次他服务的对象是跟他一样心怀梦想的“90后”创业者。“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我们想根据自己创业失败的经验,创立这样一个平台,让这些人少走一些弯路。”他这样说道。这次创业比较成功,“草莓秀”也得到业内人士支持并被媒体广泛报道。

由于郑海洋要常去康复机构和医院复诊,他察觉到,假肢交易市场上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信息不透明,残障人士无法获取自己需要的假肢信息和优质的购买渠道。

犹豫再三,他从运营两年的网站辞职,着手创立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和挑选护具的网络平台,即“假先生”。

“通过APP,患者可以在线问诊,会有专业医师解答,也可自行选择适合的医院,进行3到6个月的康复治疗,合作机构也会向需要的患者提供辅具,这是身体康复的方面;另外,还有专业机构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指导,以及组织一些线下活动。”

当谈到“假先生”APP时,郑海洋充满了自信,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是经历过汶川地震不幸遭遇的人。

郑海洋工作

此外,为了尽快争取到第一轮300万的融资,他辗转北京,上海,山西,成都等城市,参加创业比赛、与创投公司谈投资,发表路演演讲,每天的生活忙碌且充实。据了解,下半年,郑海洋申请的政府创业扶持资金将会到位,30万到50万不等。

十年对每一个经历过汶川大地震的人都有特定意义,“当我们这一代幸存的90后不可避免地被拿来与同龄人比较时,至少我也想证明自身的可能性和可塑性,”郑海洋说道。

残酷无情的地震,让无数家庭遭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无辜的人饱受流离失所的惶恐不安。同时,地震也造就了绝处逢生的坚强,如郑海洋,如王光强,如王聪勇,他们就像高山上盛开的羊角花,风吹不倒,雨打不散,在逆境中顽强生长。

少年当自强

“确实有很多人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但对我来讲,地震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走出来了,不然就是一个山里的娃儿,漫山遍野的跑,长大了娶个媳妇儿,养养娃儿,种种地。”王光强告诉猎云网。

王光强,羌族名为慕西,生长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的大男孩,地震发生时,他才12岁,正在上小学六年级。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他的内心十分恐慌。一时间,房屋倒塌,遍地哀嚎,所幸一家四口安然无恙。相比震中的其他人,王光强算是幸运的。

震后,受碧桂园企业的援助,王光强和当地1400名学生被送到广东省江门市的别墅里进行复课。那是他第一次走出大山,这一走就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江门,他的所见所闻都是在大山里不敢想的,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大山。

此外,王光强还走进了央视《见证》栏目导演李太山的镜头。去年在央视十二频道播出的《汶川的孩子》纪录片的主人公之一就是王光强,该纪录片历时9年完成,每一年,李太山都会去找王光强一家人,跟他们待上十天半个月,记录他们的成长。

“这不是一部残酷的青春片,也不是冲突激烈跌宕的故事片。”李太山曾说道,“这是一部中国版的《少年时代》,记录的是中国的变化,讲述的是中国山村孩子的成长烦恼。”

现在,毕业一年的王光强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阿坝州小寨王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17日,主要做特产批发和零售,旗下有阿坝小王子微店和一家制造牛肉干的工厂。

阿坝小王子

阿坝小王子主营各类特色牛肉干、松茸和季节性水果,利用微营销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客户下单后王光强才去当地收购相应的产品,避免了囤货带来的风险。

工厂则是阿坝小王子的供货源,“刚开始我是去阿坝合作社或者农户家里收集牛肉干,这样会产生问题,由于制作方法的不同,导致牛肉干的味道、口感不一样,”王光强说道。

为了保证牛肉干的质量,他还特意去当地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技艺娴熟的师傅。

除此之外,该工厂还提供牛肉干加工和批发业务。据了解,过去一年,小寨王公司的流水高达1000万元。谁能想到,这家公司的老板才毕业一年。当周围的人还停留在大学校园里,王光强就已经开始了创业之路。

相比之下,另一为主角王聪勇虽然没有读过大学,却有十分丰富的社会经验。今年快23岁的他已经是两家公司的老板。

王聪勇的家位于茂县山区,离茂县城镇有八十多公里。地震发生时,他正就读于茂县渠谷乡中心小学六年级。那天,他像往常一样赶往教室,刚走到楼下,教学楼就开始摇晃,他也因此逃过一劫。

所以对王聪勇来讲,恐惧是他在地震中最大的感受。直到现在,十年过去了,一想到那天他的内心还是无法平静。

此外,地震彻底改变了王聪勇的生活。震前,王聪勇就是一个生长在大山深处的男孩,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震后,王聪勇及当地200名毕业班的学生被吉林长春的一位企业家资助,第一次走出大山,到吉林上学。正是在吉林学习的这几年,使王聪勇的见识和格局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初中毕业后,过于想念亲人的王聪勇回到了茂县。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王聪勇选择离开学校,跟父母一起外出打工。

随父母在社会上四处奔波几年后,王聪勇心有不甘,开始想着自己创业。“不想被别人瞧不起,想干出一番事情出来,”他这样说道。于是在2015年,王聪勇发动父母,创办了茂县勇芳仪餐饮有限公司,主要承办当地红白喜事的坝坝宴。

“当时是看到成都和其周边地区的坝坝宴办得很好,很流行,有一定的市场。”

餐饮是刚需,尤其是到了腊月,结婚的数量激增。茂县勇芳仪餐饮有限公司也从那年9月份只能接20桌的坝坝宴,发展到十一月能接近50桌,除掉成本和给厨师的工钱,每桌平均能净赚100元。5个月之后,该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大100桌,即每接一单就有10000元的收入。

现在,茂县勇芳仪餐饮有限公司的业务已经覆盖阿坝州的主要城镇,包括茂县,理县、汶川,松山,黑水,马尔康。

让产品走出去

受地震影响,阿坝州经常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当地的农特产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王光强提到,有一年,通往成都的道路又因泥石流堵住了,樱桃运不出去,最后烂在了地里。看着伤心的阿妈,他很想有人能来买走樱桃,价格再低也没关系,至少能卖出去,卖出去了阿妈就会很开心。从那以后,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把农特产品带出大山。

2013年,王光强考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在大学校园里,基于熟人关系,他开始利用社交媒体推销家乡的水果。

王光强读大二的时候,给他朋友带红源的牦牛肉干,朋友吃了发现味道不错,很好吃,便继续让他帮忙带。牦牛肉干好吃的消息就这样被扩散出去,托王光强带牛肉干的人也越来越多。机缘巧合之下,王光强的小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从刚开始的几袋,慢慢发展到50斤,100斤,300斤,王光强的小生意也越做越大,并且还有了一个小团队。以致于他大学快毕业时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媒体人,继续把生意做下去,并且发展的还不错。

“家乡的东西这么好不销售出去可惜了,都是绿色无公害的,”王聪勇说道。于是在今年年初,王聪勇还成立了四川大羌商贸有限公司,主要销售当地的蔬菜和时令水果,以及制作农特产包装盒。

在他看来,把自己家乡的产出的东西销售到全国各地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大羌商贸不仅让更多的人吃到好的东西,还替父老乡亲解决了蔬菜水果滞销的难题。

据了解,从农户那回收的蔬菜再倒卖出去,王聪勇每斤只赚一两毛钱,不会让农户吃亏。

现在,大羌商贸已经同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近100家水果店、超市、菜市场、酒店有了合作,每天能销售5万斤的蔬菜。未来,王聪勇还打算打通物联网,在成都市的各个区域建立配送点,让更多的人吃上新鲜无污染的蔬菜水果。

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

刚开始创业,对家庭条件十分困难的王聪勇来说,资金是最大难题。据他回忆,在成立茂县勇芳仪餐饮有限公司时,家里的所有资产只有一万五千元。没办法,王聪勇只好四处找人借钱,但到处碰壁。后来还是其父母出面,在他舅舅那里借了五万元,才有了前期买餐具、厨具的钱。

由于太年轻,王聪勇还经常被人说不靠谱。有一次,黑水有户人家的儿子要结婚,对方父母给王聪勇打电话谈合作,当时双方在电话里都聊的很好。结果,当王聪勇去实地商谈时,那家的男主人见他这么年轻,直接对他说:“小娃娃你哪里凉快哪里待去,我儿子结婚这么大一个事情,能让你搞起耍吗。”

听到这话,王聪勇内心不平,但为了生意,只能忍气吞声的对那位男主人说道:“不管能不能合作,我们先坐下来聊一哈嘛。”然后他开始跟对方介绍宴席上的菜品,最后,对方看他确实不错,同意了此次合作。

婚礼结束后,王聪勇跟这家男主人都保持着联系,对方还给他介绍了四五单生意。

不是每位创业者都能被理解,在跟医院、商家和机构谈合作的时候,郑海洋就经常遭受冷落,闭门羹是常有的事。但他越挫越勇,所在公司目前已与27家医院、机构达成了合作。

除此之外,不管是上学,还在创业,一路走来,郑海洋遭受了许多异样的眼光。他不仅要承担创业带来的巨大压力,还会受到比其他创业者更多的“关注”,“这么多年过去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已经学会坦然了。”

资金紧张和客户的刁难让王聪勇的每一步都走的十分艰难,公司初创期大大小小的事情让郑海洋无暇顾及他人的看法。

对王光强来讲,创业路上的困难有很多,他甚至不知道该从哪说起。但有一件事情令他记忆尤深,该故事在他给客户的每一封感谢信里都会提到。

在创业初期,王光强在金牛区租了一间十平米的小仓库,专门用来存储货物,里面只有一张小床,他每天的生活都在这间屋子里。

2016年10月份的时候,王光强接了一个大单,但是对方要求把风干的长条牛肉干剪成一小块的样子,方便食用。当时没有人帮忙,他就一个人在小仓库处理牛肉干,“我就剪啊剪啊,没想到天就亮了,剪了一个晚上我都没发现,而且也不觉得累,全身都是冲劲儿。”那是创业过程中,王光伟完全没有感受到疲惫的一个夜晚。

小仓库

十年涅槃重生

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途中布满了荆棘与鲜花。熬过了艰难的初创期,王光强、王聪勇的公司现在都井然有序的运行着。饮水思源,王光强、王聪勇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回馈家乡。

在2017年元旦,王聪勇联合当地政府,免费为茂县敬老院的老人们出资举办了一场坝坝宴。当问及这样做的原因,王聪勇告诉猎云网:“现在的亲情建立在金钱之上,很多人缺乏对老年人的关爱,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更有能力之后,王聪勇表示很乐意建设家乡,现在只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事情。

为了给当地民众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汶川县人民政府还创建了汶川县青年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创新创业孵化园,该园区场地和一切设施都免费,创业者只需要缴纳每月的水电费即可。王光强是这一政策的受惠者,现在,他的阿坝小王子电子商务公司就位于该园区。

汶川孵化园

在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王光强的店铺推出了送礼品的活动,且赠品都是当地特色的东西,比如牦牛筷子、牛角梳、羌族围裙,致力于把带有羌族特色的产品都推向大众。

除此之外,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到了这一天,王光强都会回到汶川,回去看看震中受损的老房子。就是在平时,他也会回去看看,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做,到处走走就足够。

就在前几天,王光强还接待了当年援助他们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到汶川。据称,这一行人将会待到纪念活动结束才会离开,王光强也会跟他们一起参加纪念活动。

虽然没有特别的纪念活动,王聪勇表示,不管过去多久,人在哪里,内心都无法忘记这一天。

郑海洋清明次日就回了北川老县城,祭奠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遇难者。当天,老县城人很多,但坐着轮椅来的,只有郑海洋一个人。

郑海洋的祭奠与旁人不同,除了悲伤,还有告慰,“珍惜当下,想做的事情就努力去做,不要留有遗憾”。

本文来自猎云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4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