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因为性丑闻停发了,它的权威性还在吗?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凉了。5 月 4 日,瑞典学院宣布暂停颁发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留到明年 10 月和明年的奖一起公布。

凉了的主要原因是遭遇了性骚扰丑闻和贪腐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负责评奖的一部分院士已经拒绝工作;如果继续颁奖,今年的得奖者也很有可能会拒绝来领奖。

在这件事上,瑞典学院辜负的不只是院士和作家,还有为了这个奖能顺利运营下去而在遗嘱里苦心设置了一整套运营规则的诺贝尔。他千算万算,也没算到这个奖会遇上今年的情况。

被性骚扰困扰的瑞典学院

从 1901 年到现在,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发了 100 多年了。这 100 多年里除了有 6 年因为战争停发,就只有 1935 年,瑞典学院觉得那年实在没什么人有资格拿奖停发了一次。今年是什么情况,能让坚持了 100 多年的一个文学奖说不发就不发了呢?

事情的主要原因是法国摄影师 Jean-Claude Arnault,以及瑞典学院对他的态度。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机构是瑞典学院。瑞典学院是瑞典皇家学院之一,主要职责是保持瑞典预言的纯正,共设有 18 名院士。

Arnault 和瑞典学院的联系有两方面。一方面,他的妻子作家 Katarina Frostenson 就是学院的 18 名院士之一;另一方面,他和妻子共同运营的艺术会所也得到了瑞典学院的投资。

这也是他的性丑闻会影响到瑞典学院的原因。去年 11 月,受到 MeToo 运动的启发,18 名女性对 Arnault 提出了性侵和性骚扰的指控,其中的一些事件就发生在他被瑞典学院投资的会所里,另一些甚至发生在瑞典学院主办的活动上。

Me Too 宣传海报

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Arnault 的咸猪手已经伸到了瑞典王储的身上。有 3 名目击者表示,Arnault 曾经在 2006 年瑞典学院主办的晚会上伸手摸瑞典王储维多利亚公主的臀部。公主的女助理当时就扑过去把他推开、拨掉他的手。

事发之后王室也要求学院要采取措施,承诺不再让当时 60 岁的 Arnault 和 20 岁的公主相处。但学院的态度很奇怪,对性骚扰问题完全没有重视起来。皇室是瑞典学院的创办者,连皇室的公主都被 Arnault 骚扰了,学院却没有跟他终止合作或者避免邀请他出席学院活动。指控显示,Arnault 在之后的 11 年里依然在瑞典学院的地盘上骚扰女性。

维多利亚公主结婚照

除了性骚扰丑闻,对 Arnault 的另一项指控是曾经七次向博彩公司泄露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风向、内幕、获奖名单等信息,从中牟利。虽然外界没有指责他的妻子 Frostenson 参与其中,但由于夫妻间财务混合,诺贝尔奖的公正性也受到了玷污。

不久前瑞典学院就是否要取消 Frostenson 的成员资格发起了投票,结果是不用取消。但随后,包括 Frostenson 和学院院长 Sara Danius 教授在内的 6 名成员都辞职了。

Arnault 否认了上面所有的指控,不过他还是对诺贝尔文学奖造成了严重影响,让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停办了。

Arnault 利用奖项内幕牟利和性骚扰的行为影响了诺贝尔奖的声誉和公平性。诺贝尔奖基金会也在 Danius 院长辞职时发表了声明,表示瑞典学院的严重失信行为败坏了诺贝尔奖的声誉,要求学院采取措施重建信任。

瑞典学院本来只有 18 名成员,一下子辞职了 6 名,加上此前就拒绝参与学院事务的两名成员,学院里只剩下 10 名可以参与工作的成员了。

学院成员是终身制,增补成员需要至少 12 名其他成员投票决定,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学院自身都需要瑞典国王修改制度条例才能继续运转下去。在近半数成员缺席的情况下,如果继续评选诺贝尔文学奖,结果的公平公正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瑞典学院纵容 Arnault 对女性性骚扰,对他泄露获奖名单失察,行为和态度的恶劣程度已经远不是失职这么简单了。不过,因为性骚扰和贪腐丑闻暂停颁奖这种行为,并不代表诺贝尔奖的机制不够健全,反而是诺贝尔奖重视公平、制度健全的一种体现。

诺贝尔的苦心经营

对于今年文学奖停办的行为,诺贝尔基金会的态度是支持。基金会认为,瑞典学院的危机已经对诺贝尔奖产生了不利影响,遇到重大问题时停办符合诺贝尔遗嘱的规定,也有助于维护诺贝尔奖的长期声誉。

诺贝尔

这次事件之前,诺贝尔奖平稳运营了一百多年。这其实挺不容易的,主要得益于它的创办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诺贝尔不仅为这个奖出了钱,还设置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和理念保障这个奖持续稳定运营。

诺贝尔是一位化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和军工制造商,被称为现代炸药之父。他用硝化甘油代替乙醚和乙醇,制成了无烟火药;还把硝酸铵加入达纳炸药,发明了安全廉价的“特种达纳炸药”。诺贝尔的最主要成就是让现代黄色火药得以更安全地生产、运输和使用。这项成就改进了武器制造行业,也给诺贝尔带来大量收入。

诺贝尔在遗嘱里,把最大的一笔钱留出来成立了诺贝尔奖,在当时有 3100 万瑞典克朗,折合到现在大概是 16 亿 3 千万瑞典克朗,再转换成人民币大概是 11 亿 7 千万元。

诺贝尔奖能顺利运营至今的一个原因是基金的投资运作机制。诺贝尔并不是把这笔钱放在那里一年一年地分出去,而是成立基金会让一群会投资的人进行理财,用每年获得的投资利润作为奖金。

作家龚古尔兄弟,哥哥爱德蒙·德·龚古尔(右1)创办了龚古尔文学奖

不要小看这个制度。法国的文学大奖龚古尔文学奖最初也能给出不菲的奖金,还为评奖委员提供住宅和生活费;但由于不理财,经历了二战后法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如今龚古尔文学奖只能给每位获奖者颁发 10 欧元的奖金,折算过来差不多就是 75 元人民币。

龚古尔文学奖到如今已经完全成了个荣誉奖项,得奖人也不会真的用委员会给的支票去银行换钱,而是和证书一起珍藏起来。相比而言,莫言当年拿到的诺贝尔奖金折合成人民币有差不多 750 万元,虽然在北京买不起房,作为奖金也不少了。

诺贝尔奖还有权威性吗?

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机构遭遇了性丑闻,获奖名单被人拿去牟利,公平性打了折扣,那它的权威性还在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来看看诺贝尔奖是如何评出来的。

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把奖金平分为 5 份,分别颁发给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五个奖项。遗嘱还规定,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生物学奖由瑞典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决定。

诺贝尔在遗嘱里规定文学奖的决定单位是“斯德哥尔摩学院”,由于并没有这样一个组织,瑞典国王出面将评奖组织决定为瑞典学院。诺贝尔还在遗嘱里规定,诺贝尔和平奖由当时瑞典的联盟国家挪威议会任命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是 1968 年瑞典银行为纪念诺贝尔增设的。

诺贝尔遗嘱手稿

也就是说,诺贝尔文学奖和其他诺贝尔奖的评选机构不一样。其它学科的诺贝尔奖评选不受到文学奖的影响,今年不会停办,公平性也不应该受到质疑。

专业机构评选让诺贝尔奖的权威性有了保障,但让诺贝尔奖真正成为国际大奖的原因是诺贝尔还在遗嘱里规定的评奖范围:“获奖人不论国际,不管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人,只要是最值得获奖的人即可。”

从全世界的角度寻找获奖者,让诺贝尔奖本身也建立起了国际视野和声誉。诺贝尔遗嘱要求不能局限在某个地区,也不能在地区之间摊派名额,要选出真正杰出、能推动学科发展的人和作品,基金会和评奖机构也在努力践行诺贝尔遗嘱的精神,这才是诺贝尔奖被世界承认的真正原因。

至于瑞典学院,学术上的专业程度我们难以评价,但至少要先严肃对待自己活动和场所内的性骚扰行为,才能再次得到大众的真正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