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兽志』唐朝中国的“变色龙”

本文来自红色皇后的微信个人公众号“濑尿虾的松鼠窝”

在唐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里,记载了一种怪虫,状似“蛇医”,脑袋能快速变化,成为十二个时辰的模样。这个记载实在是非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十二个时辰长啥样?唐代孟琯的《岭南异物志》也提到这种怪物,他说,它的脑袋可以随十二时辰,变成十二生肖的样子,子时鼠,丑时牛,亥时猪。

话说圆明园造什么十二兽首啊?造一个它就够了。

虽然描述怪异,但这种怪物的名字并不(太)陌生:避役。今天提到避役,是指变色龙(避役科,Chamaeleonidae),“蛇医”一般是指石龙子(石龙子科,Scincidae),一类常见的小蜥蜴,变色龙是蜥蜴,所以看上去像蛇医。变色龙以变色闻名,所以避役的脑袋能随时辰而变。说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变色龙。图片来源:pixabay

变色龙。图片来源:pixabay

但是,中国没有变色龙,也没有人刻意引进变色龙。第一个告知中国人“变色龙”存在的人,可能是明末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编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介绍了许多外国动物,包括变色龙,他称之为“革马良兽”(“Chamaeleon”音译),说它身无定色,遇到什么颜色,就映出什么颜色。

唐人所谓的“避役”是什么呢?清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他讲到,广东有一种异虫,名叫蛤蚧。据说它从早晨到黄昏,可以变十二种颜色。但有人抓到它之后,放在笼子里观察,发现它只能变黄、褐、赤、黑四色。

蛤(是gě,不是há)蚧这个名字,在今天是指现存最大的一种壁虎(学名Gekko gecko),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因为被捕捉作为传统药材,种群数量缩减,在中国为二级保护动物。

蛤蚧。图片来源:dreamstime

蛤蚧。图片来源:dreamstime

屈大均对蛤蚧的描述,和今天所谓的蛤蚧非常相似。似蜥蜴,短尾,长五六寸,背绿色,有黄斑点,斑斓如古锦,叫声如自呼其名。唯一不符的一点是,他提到蛤蚧有毛,这也许是指蛤蚧皮上凸出的疣瘤。

蛤蚧可以改变体色深浅,虽然没有变色龙那么神乎其技,但说它能变色,肯定没错。它是声音最响亮的壁虎之一,叫声是两个音节的嘎嘎声,“蛤蚧”一名即得自此(但在我听来更像“咕嘎”)。变色和十二时辰的描述,与段所谓“避役”重合,我们可以判断,“避役”一名,最早是给蛤蚧使用,后来被变色能力更强的变色龙顶替了。

蛤蚧能把体色变暗。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蛤蚧能把体色变暗。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屈大均还说到一件有趣的事,蛤蚧的叫声和岁数相符,一岁一声,有的连叫数十声,就是蛤蚧中的长者了。这个说法倒不完全是杜撰,这种壁虎的叫声,确实跟年龄有关系。三岁以上的蛤蚧,能连续鸣叫8-12次,而三岁以下的,鸣叫次数一般在8次以下。蛤蚧的鸣叫在繁殖期最频繁,大概它可以通过叫声传递某些信息,比如求偶炫耀(也就是说,和某些无尾目两栖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