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E5 抑制剂有望成为新抗癌药物,它此前出现在“伟哥”里

eCancer Medical Science 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报告表明,PDE5 抑制剂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活性,可以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搭配使用,加强其他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说,PDE5 抑制剂有望成为新的抗癌药物。

PDE5 抑制剂,全称 5 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最初是一款为治疗心绞痛而开发的药物,但目前一般被用以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等疾病。人们对 PDE5 抑制剂的一种常用药类别或许更为熟悉——万艾可,也就是“伟哥”。

这一报告的结论并不是新发现,它总结自 25 项研究以及 11 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过去就有一些实验表明,PDE5 抑制剂有延缓和遏止小鼠以及一些人类病患的肿瘤生长的效果,在抵抗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胰腺癌等多种类型的癌症上,使用 PDE5 抑制剂能够带来一定的临床收益效果。

PDE5 抑制剂的抑制作用最早在 2000 年就被发现了,当时研究者发现,一种名叫依昔舒林的药物,可以成功诱导结肠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同一个研究组还发现了 PDE5 抑制剂在大鼠膀胱癌治疗中的抑制肿瘤效果。

第一篇关于 PDE5 抑制剂作用于人类癌症病患的报告发表于 2004 年。最初案例发生在一位患有 B 细胞淋巴瘤的 80 岁老人身上,抑制效果是使用西地那非(PDE5 抑制剂的一种)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意外所得。随后,又有四个相同病例发生。进一步研究显示,西地那非确实可以诱导淋巴瘤细胞的凋亡。

但这不意味着“伟哥”就可以被当成抗癌药物来使用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份报告只是通过总结现有的一些临床前和临床研究的试验结果,来证明市售的广泛使用的PDE5 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是非常有力的抗癌候选药物。而且目前这些试验只处于临床试验的 Ⅰ 期和 Ⅱ 期,尚处于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阶段,还没进入确证阶段,距离获批成为真正的抗癌药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对于 PDE5 抑制剂的副作用,研究者也有所担心。2014 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长期服用西地那非也可能导致患黑素瘤的风险增加。

不过 PDE5 抑制剂抗癌效果的发现依旧是一件值得兴奋和跟进研发的事情,毕竟 PDE5 抑制剂显然比现今市面上使用的抗癌药物要便宜得多,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患者可以获得治疗。而且利用一款现有药物进行再开发,比开发全新抗癌药物要经济实惠得多。

开发一款抗癌药物的成本有多高呢?2017 年,一份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报告以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备案的 10 种抗癌药物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研发到获批上市,抗癌药平均要花 7.3 年,研发成本平均为 6.48 亿美元,算上每年的资本成本(或机会成本),这个均值还会提升到约 7.5 到 7.9 亿美元。

题图来源:  freestocks.org on Unsplash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