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无线充电技术已进行测试,该技术有望解除电动汽车里程问题吗?

这就是移动式补能啊。

比如空中加油。

飞机没油了,不要紧,也不用停,一架载满油的飞机跟着需要补油的飞机一起飞。两架飞机保持同步飞行,中间用加油管进行链接。一架轻型战斗机整个加油过程只需要三到五分钟,重型战斗机也只需要加十到十五分钟。

那么这种方式可以用在电车补能上吗?

还真的有类似的充电方式,那就是充电车来进行补电。

比如你的车没电了抛锚了,可以叫充电车开过来给你补电,而不用推车到最近的充电桩。

这个服务比较知名的就是蔚来在2019年1月31日推出的对外移动加电服务。服务费用为380元,充电车支持所有国标接口的新能源汽车。也就是说你不是蔚来的,也可以呼叫蔚来的充电车服务。

不过,这种充电不是真正的移动充电了,两辆车均是停在路边进行充电。

如果真的要像飞机加油机那样同步充电,等到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法规许可)后,采用不变形的硬管,在某些路段,倒是真的有可能实现这种一边充电,两车一边一起同步行驶的状态。

但这种充电方式,在目前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偏短的背景下,着实有点画蛇添足了。如果以后10分钟充电跑800公里,客户又特别赶时间的话,L3级别已经普及了,倒是可以真的用跟随充电方案。

现阶段,地下埋线圈来进行移动充电还是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的移动充电方案。

我之前看过类似的专利:

利用电磁谐振原理来按轨道铺设线圈,给地铁供电。

电磁谐振:利用接受天线固有频率和发射场电磁频率相一致时,两者引发的电磁共振,产生强电磁耦合,利用辐射磁场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

比方说,运输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一秒内50次周期变化),我们利用调制器把传输端的频率设定为X HZ,然后在接收端(车辆上)也设定为X HZ,那么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磁场发生共振,就会实现能量的传输过程。

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大于电磁感应,可以进行大于10cm的电磁感应的能量传输,即便在3-4m的传输距离上,传输功率依旧可以达到数千瓦。

其优点在于输出端和接收端的距离可以比较远,也就意味着如果是用在公路上,输出端可以埋在比较深的地方,不会轻易被大车碾压遭到破坏,抗压能力较强。另外可以适用于快速行驶的载体充电,比如应用于高速铁路列车的充电。

基本上,现阶段的电磁谐振轨道无线充电的方式就是下面这种结构。

按照电磁共振的原理,我们可以设置导轨模式的动态供电模式。利用道路下方铺设的发射导轨给路上驾驶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根据外界因素,实时调节发射功率因数的频率跟踪控制技术,利用这套电磁共振的动态无现能量传输技术,应用于动态充电的场景。)

导轨模式可以分为单级导轨模式和多级导轨模式(单层多级导轨,双层多级导轨)。

实际这种无线充电,很多国家已经开始了上路实验。

韩国的无线充电公交车。

2010年代初,韩国研究人员开发了无线电动汽车系统,使汽车能够从行驶的道路上获取动力。2013年8月,Yoon Uoo-yeol教授带领的高等科学技术研究院团队推出了全球首个OLEV无线充电BUS,吸引了BBC、CNN和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的全球关注。

在意大利,Stellantis打造“Arena del Futuro”项目,要铺设一条无线充电的高速公路。

测试道路长1050米,现阶段已经在实车道路测试。

无线充电除了能给电池充电之外,如果能够解决大功率无线充电的问题,还可以有效减少蓄电池的容量,甚至车身上不需要蓄电池。无线充电可以直接给驱动电机供电,驱动电机驱使车辆行驶。

如果有那么一天,动力电池只需要小小的一块或者干脆不要,新能源汽车大幅度减重,驾驶所需能量更少,整车制作更低碳不说,无论是后期保养还是购买车辆的价格也会更加亲民,甚至车辆寿命也能得到大幅提升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https://new.qq.com/rain/a/20211123A0421600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Will.liu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4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