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德甲球队在 2018-19 赛季欧冠赛场上全军覆没?

上个月我发了篇专栏,里面引用了很多资料和言论,详细介绍了目前德国足坛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的“战争”,关于——要不要废除50+1。

所谓50+1,就是德甲和德乙的大部分俱乐部保留会员制,下属的球队则在1998年改为了股份制。球队的股份可以对外出售,但是母俱乐部必须对球队保持超过50%的表决权。(除了少数特例)

啥意思呢?就是一个土豪如果去买德甲球队,那么不管他砸多少钱都做不了主,因为超过一半的表决权都在俱乐部会员大会手里。所以,德甲始终没有阿布和石油爸爸。

一开始,这样的德甲还是很幸福的。财政健康、成绩优秀,还动不动来个大佬嘲讽一下英超砸那么多钱然并卵。但随着时间的进行,他们渐渐发现情况不对了。

英超虽然花的很多但赚得更多,2013年转播权大跃进之后已经超越德甲成为了利润最高的联赛。而且差距越拉越大,下图有详细数据。这个利润虽然不包括转会,但就算算上转会费英超的净利润也差不多达到了德甲的两倍,而且别忘了这些转会费都是实打实挖走的球星啊!

在金元足球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现在,这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德甲整体在欧冠竞争力的不断下滑。大部分时候,德甲能进八强的球队每年就1支,最多2支,而且基本除了拜仁谁都拿不出稳定的持续性表现。甚至整体的经济颓势也影响到了拜仁,所以赫内斯和鲁梅尼格动不动就推动各方力量想要取消50+1。

因为拜仁更想要的已经不是德甲的霸权,而是欧洲最顶级的竞争力。他们的监事会成员包括奥迪董事会主席、安联集团董事、阿迪达斯前董事会主席、大众集团前主席、德国电信CEO……不少人都表示过如果没有50+1,他们肯定愿意增加投资把拜仁做大到皇马巴萨那样的规模。而且整个联赛对资本更加开放,也有利于拜仁的经济发展。

但这样的想法在德国国内只是少数派。包括多特蒙德、沙尔克在内的众多老牌球队都在小城市,像多特还受到过疯狂投资差点破产的苦,他们担心废除50+1会失去自己现有的地位。还有的管理层习惯了在会员制俱乐部里的安逸日子,担心外资来了竞争更大自己直接没了饭碗。更多的本土球迷觉得学英超并不是个好主意,因为首先带来的就是球票涨价。

所以,每到德国足坛开始讨论50+1的时候,各支球队的球迷群体都在主场打出支持的标语,比如拜仁球迷打出过“我们要的是德甲冠军,不是什么欧洲超级联赛的冠军”、“欧战只是蛋糕上的草莓,我们只想确保能一直吃到蛋糕””、“开发海外市场是德国足球的耻辱”。多特球迷打出过“德甲永远是德国人的德甲,而不是世界的德甲。”汉诺威球迷打出过“我们不要君主制”、“没有会员制就没有足球”。

看到没,连拜仁球迷在这个时候都不愿意和主队站在一起。因此,2018年3月,圣保利在德国职业联盟(德甲+德乙)召开的成员大会上提出了“继续保留50+1”的方案,得到了一个18票同意、9票弃权、3人不投票、2家俱乐部缺席、只有4票反对的结果。根据《图片报》的爆料,这4票反对分别是拜仁、RB莱比锡、海登海姆和菲尔特,没了。

鲁梅尼格后来各种爆粗口:“这个联赛是X分裂的,我认为德国足球缺少了一部分理性思考的能力。拜仁连续六年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但所有人居然都X的觉得很愉快很舒服。”“你们还以为德甲永远都能依靠青训?现在英格兰人的青训早就追上来了,你看看他们这几年青年队的成绩。再这么下去,德甲只会在欧战越来越惨。

其实这种对立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谁对谁错,毕竟立场不同。大部分德国足球的业内人士和球迷还是更喜欢稳定、有球看、贴近生活的德甲,而其实并不是十分在意变数很大的欧战,换位思考一下并不是不能理解。

2018-19赛季德甲在欧冠1/8决赛全军覆没,这肯定不是50+1的直接责任,肯定有人会说你看西甲意甲不也只剩一根独苗了吗?不过肯定也会有人觉得,凭借德国本身的经济实力,德甲整体的目标原来理应向英超看齐。

未来某个赛季,说不定拜仁或者德甲整体还会有让人惊艳的爆发。但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你觉得鲁梅尼格的“预言”会成真吗?

如果想要详细了解关于50+1的内容,可以点下面这个链接看那篇专栏的全文。

拜仁和多特最尖锐的对立,其实在球场之外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羽则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5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