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H48 GROUP 解散 5 支队,为的是集中资源

1 月 19 日,丝芭传媒官方宣布 SNH48 GROUP 将进行战略升级。

重组中被正式解散的为SHY48 TEAM SIII、SHY48 TEAM HIII、CKG48 TEAM C、CKG48 TEAM K、SNH48 TEAM FT五支队伍,其中 SHY48 的 2 支是沈阳团,CKG48 的 2 支是重庆团,SNH48 TEAM FT 在上海。

至于现有成员如何安排,丝芭表示部分成员会移籍 SNH48 GROUP 其余队伍。除此之外,还会成立 IDOLS FT 女团,该团体成员由 SNH48 GROUP 目前在籍的部分成员调整加入,此后将主要通过口袋 48等自有渠道,及第三方合作的互联网互动平台与粉丝朋友们互动,实现完全基于互联网的偶像养成运营模式。

尽管丝芭称这是“首度全团大重组”,但实际上 2018 年 2 月也有过类似调整。当时 SNH48 原 TEAM XII 宣布解散,成立了一只以九期生为主的全新队伍 Team Future。由正式成员和新成员组成的五支队伍:TEAM SII、TEAM NII、TEAM HII、TEAM X、TEAM FT 每周在星梦剧院进行定期公演。

一年后,以“Future”寓意未来的 SNH48 TEAM FT 成为了 5 支被解散的分队之一。

丝芭做出这样的调整引发了一些粉丝的愤怒,比如 SNH48 TEAM H 中人气不错的杨惠婷(Miyo)被移到 IDOLS FT,这个举动被粉丝视为降格,新团在他们看来就是做女主播,完全背离了 IDOL(偶像)路线。

丝芭的偶像女团业务在 2016-2017 年稳健发展,这种模式也得到了投资方的认可:2016 年 4 月得到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2017 年 5 月完成数亿元人民币 C 轮融资,招银国际资本领投,老股东华人文化产业基金及君联资本跟投。

在这样的背景下,SHY48(沈阳)和CKG48 (重庆)分别在 2016 年夏天和2017 年夏天成立。丝芭的意图很明显,希望进行地域上的覆盖,就像上海、北京、广州一样。

但实际情况却是,沈阳、重庆两地的人均收入水平不足以支撑起这种偶像文化。一名知乎网友补充说明了重庆当地的情况:剧场音响灯光业余、两支队伍舞台表演质量偏低、面向粉丝的运营效果不好。

从这个角度来看,丝芭的重组是一种变相淘汰和对优质资源的集中,对质量不高的支队进行裁员,然后让有能力的成员补充进其他分队。SNH48 的运营公司上海丝芭 2017 年全年演出 945 场,撑起了将近 6 成的小型演唱会市场,他们有更多的团队成员需求。

SNH48 金曲大赏现场(来自官方微博)

公开资料显示,SNH 48 在 2017、2018 两年的总选举均收入过亿,其他收入还包括广告、代言、IP 授权、公演等等,但日常开销的剧场租赁、工资支出、宣传费用等并非是个小数目。

在女团偶像经济的打造中,向影视化发展、转型是条出路,丝芭本身在影视方面做得并不好,目前在公众中有反响的基本只有头号艺人鞠婧祎主演的《芸汐传》,而 2018 年总选举第一名的李艺彤影视资源就更差了。

对丝芭造成冲击的另一件事是腾讯在 2018 年推出的综艺选秀节目《创造 101》。

“火箭少女 101”的出道更多是一个比赛结果,腾讯并非真的想要打造一个线下女团跟 SNH48 竞争,目的是为以后自家平台的综艺、影视储备高人气艺人。杨超越成为《心动的信号》常驻嘉宾,甚至成为吐槽大会的主咖——这些资源超出了丝芭目前的能力之外。

尽管两家公司的赛道完全不同,但丝芭也意识到这种全平台的曝光给自家的业务模式造成的冲击。缩减规模、集中资源、加强运营、甚至更多进行线上互动,都是它应对的方式。

对于这种资源集中,粉丝并不买单,很多人认为丝芭推出的男团 D7 实力远不如现有女团,发展完全在蹭女团热度,但男团却得到更好的资源,比如上了综艺。

题图来自 SNH48 官方微博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