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果壳网微信公众号,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这两天社交网络上最大的瓜,当属51岁男演员吴秀波向公安举报曾与其有长达7年婚外情的31岁女演员陈昱霖敲诈勒索、导致后者被捕入狱一事,陈的父母多次联系吴秀波,试图使其看在旧情份上放过女儿,但在一直得不到回应的情况下选择了诉诸舆论的方式,在微博上曝光了此事,并被王思聪转发声援。接下来,吴的团队发了律师声明称对方所述不实,其原配何震亚也发声加入战团。
而事实上,陈昱霖开撕吴秀波更是早在去年9月份,称对方用《金刚经》给自己洗脑,一直小四小五不断。
陈昱霖被警方带走是在11月份,目前仍在押,其中是非真相到底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曝光。
情侣分手,体体面面的有,但公然开撕的也不少。那到底什么样的伴侣容易手撕前任呢?
那些脆弱的、深爱着前任的人
相亲相爱需要两厢情愿,分手却不一定。双方都想分手、都觉得关系是鸡肋的,仅占分手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都是一人想分,一人还爱着。这种情况下,爱就容易转换为恨。
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淡漠。爱恨往往是一体的。2008年PlosOne发了篇研究,让人们凝视自己憎恨的人的照片——许多人选了前任。结果发现,憎恨脑和热恋脑激活的区域有着高度重合,尤其是在右壳核和中脑岛两个脑区里。
热恋的脑,不是平时的脑 | pixabay
当然,爱恨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恋爱时 ,大脑中负责思考判断的大脑皮质非常不活跃,说明人在恋爱时不怎么理智。而憎恨时,激活的大脑皮质范围更大,说明憎恨需要更多的思考用来谋划复仇,而且大脑里的运动前皮质相当活跃,可能是因为在幻想着如何一拳打到憎恨的人脸上。
很多人还是能克制自己报复的冲动。然而,有些性格特质会让人更脆弱,更痛苦,也就更想“撕人”。
比如这些:
焦虑型依恋:焦虑型依恋的人,在被分手时比一般人更悲伤痛苦,更觉得“自我崩塌”,在想到前任要和别人恋爱时更焦虑不安。
生活不如意:自己的生活更不如意的人,研究显示,生活满意度越低,报复情绪越高。
反刍:习惯反复思考不如意之事(rumination,反刍)的人。有的人对坏事难以释怀,反复思来想去,就越想越揪心,越想越愤怒。
神经质特质:有神经质性格(neuroticism)的人。这里的神经质,是性格特质的一种,并无 “人很神经质”的负面含义。神经质性格的人,情绪波动比较大,和旁人相比,他们更容易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敌意,也更难控制自己的愤怒。2008年《人格研究期刊》上有篇研究认为,神经质性格的人有着更高的愤怒和敌意,甚至时过境迁两年半后还可能有报复的冲动。
你也许觉得,自己在感情里还算对得起前任。然而,前任一旦开始钻牛角尖,越想越痛苦,越想越愤怒,就容易陷入“复仇者”状态。当他的目的是复仇时,可能会不计代价,不择手段,宁可自伤也要伤你。有时,无辜的孩子也会被卷入其中,成为双方攻诘彼此的武器。
那些自恋的、深爱着自己的人
更倒霉的情况,是遇上了一个超级自恋的前任。他不爱你,但还是要撕你。
自恋者(narcissist)只爱自己,常常被认为极其自私。有些自恋者成功又充满魅力,但足够接近他们后,伴侣会发现他魅力下的阴暗面——他永远正确,需要被关注、被崇拜。他不在意伴侣的需求,常常挑剔伴侣不够好,但又会把伴侣当所有物炫耀,想方设法榨取伴侣的资源。自恋者喜欢操纵别人,能为了自己利益信口说谎……干了这么多混账事,当你决定离开他时,他居然还暴跳如雷。
这是因为,看似强大的自恋者,其实有着十分脆弱的自尊心。一旦有被戳破的风险,就会拼尽一切去捍卫。自恋者尤其讨厌失败,而被分手意味着失败。你的离开,或者你找到下一任,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权力损失”。于是,自恋者会大发雷霆,把你贬得一文不值,说“你再也找不到比我好的人”——唯有这样,才能继续维持他们的自恋与幻觉。甚至自恋者主动分手后,都会诋毁前任。
自恋者的报复 | 电影《社交网络》
这是因为,自恋者害怕前任会说一些不利于自己的话,暴露出自己的弱点或阴暗面。自恋者全靠维持假面,才在社交场上一身华丽。被暴露是他最害怕的噩梦。所以他要先下手为强,败坏你的声誉,把你描述得疯狂而卑鄙,以确保其他人不会相信你。
很多人分手后,多少还是会想起过往的甜蜜,顾念过去的情分。自恋者则不会如此,一旦分手了,他就会冷酷绝情,毫不手软。当你还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时,自恋者已经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他在意的,是如何维持自己的脸面。
被前任手撕了,怎么办?
首先,预防胜于治疗。最好压根别跟前任走到撕破脸这步。
在选伴侣时,如果是性格比较宽容 、情绪更平和稳定、比较能设身处地共情的对象,分手时就更可能好聚好散。如果是有强烈自恋倾向的人,分手过程就可能比较难堪。
在恋爱的过程里尽量别恶意伤害对方。
毕竟爱过 | pixabay
当你想分手的时候,尽量和伴侣多讨论和协商几次,不要躲避,不要让对方猜测,不要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毕竟爱过,尽力保护你爱过的人的情感,帮对方慢慢接受现实。
其次,分手就要彻底,不要藕断丝连地复合。
图 | pixabay
有两种前任容易来求复合,一是脆弱痛苦,走不出来的;二就是自恋者。2017年《个性与个体差异》期刊上的一篇研究发现,那些不诚实不谦逊的自恋者会主动求复合,不是因为他们多爱前任,而是为了还能跟前任上床,以及其他实用理由——前任有钱,会送礼物,很会煮饭,人脉很广,以后有成功的潜力等等。会主动来求复合的,往往也可能是最后会撕你的。
最后,如果已经被对方撕了,最好的对策是别和对方纠缠,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到这点很难,因为人被撕后,常常第一反应是报复回去。
2004年《科学》杂志上的一个研究显示,想象报复会激活大脑的奖励中心,这意味着在想象里,报复是甜美的,人们认为报复会使自己感觉更好,或者能给自己一个“了结”。
但关于报复的很多研究都显示,报复者感觉更糟。这是因为,假如没机会报复,人们只能将注意力转移,最后沉浸于其他令人愉悦的事情。而报复者会花更多时间去思考引发报复的事件,这种反复思索带来了愤怒和仇恨,于是伤口被一次次挖开,而痛苦的感受则一直延续下去。
另外,报复还会引来新一轮报复。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是因为,每个人对“公平”的看法都不同,而且每个人都会低估自己给别人造成的“意外伤害”,而高估别人对自己造成的“故意伤害”。
2008年《基础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期刊上的一个研究就发现,从来没有哪一次报复完成后,复仇者和被复仇者都觉得很好很公平。总是受害者报复后觉得扯平了,而被报复的人则觉得对方下手太狠,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于是新一轮报复开始。
冤冤相报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大话西游》
这就是为什么英谚云,以牙还牙,人人没牙。以眼还眼,大家全瞎。
继续正常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别人其实没那么关心你们之间的纠缠和是非(除非你是明星名人),也没那么容易轻信单方面的控诉。一方喋喋不休,久了之后,会让别人怀疑他的可信度。
不过,即使明白“报复没什么好处”,很多人还是会忍不下这口气。
这时候还有次好的策略——报复一次,说清楚你要表达的信息,然后再转身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样做的好处是:
①筛选人际关系,相信你的人,会继续留在你身边支持你;
②最大化了报复的快感,最小化了报复导致的痛苦延续。
2011年《欧洲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就提出,报复不仅仅是“让那个人倒霉”,更重要的是“让那个人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倒霉”。
信息传到,就可以收手回去过平静生活了。虽不是一别两宽,也勉强算是云消雨散。但愿从今往后,海阔天空,各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