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都有哪些「精妙绝伦」的设计?

谢邀

建筑设计中都有哪些「精妙绝伦」的设计?这个问题有些宽泛。

建筑是一个整体,当我们看到一个复杂的建筑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它已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了。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建筑师为其量身定制的解决方式。也许你觉得它非常精妙,并不是因为它运用怎样新的结构或者说突破常人的设计手法,而是每一步都恰到好处。

举个烂尾楼改造的例子,图片超级多,流量预警。


而到了今天这个时代,不但做人要看脸,连做一个楼都要看脸。

长得好看的楼就会各种上杂志,当网红。

要是一不小心长得不好看呢?

那就很残酷了。

能被盖起来就已经烧高香了,很有可能盖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然后——

人送外号——

烂尾楼。

那烂尾了就要自暴自弃吗?

长得丑就没有前途了吗?

只有长得漂亮才能人见人爱吗?

人们难道都肤浅的只能看见外表看不见内在吗?

我告诉你吧,

这些都是真的。

所以,作为吃藕的烂尾楼小姐,

找到一位好医生整容,才是唯一且正确的道路。

比如下面这位韩国欧尼,别看现在美得风生水起,被粉丝们亲切的称为“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想当初,可也是一位几乎要被炸掉的烂尾楼小姐。

不过,这栋建筑长得丑并不是因为天生基因,而是因为一次不幸的“事故”。

让本来就很平凡的小姐姐直接变成了车祸现场。

该建筑是位于韩国首尔东城区的文化及福利中心,坐落在首尔城东最为落后的工业区中,是城东区规划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本应是一个以文化及福利为主的政府办公机构,应该是一副轴对称的,庄严肃穆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然而,政府有了新的执政理念,希望这栋建筑像毕尔巴鄂的古根汉姆博物馆一样,能够通过自身的形象感染整个地区,丰富周围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就像“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引起“蝴蝶效应”,在生活在贫民窟的人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由于有了这样的想法,矛盾就此产生,进而造成了一次不幸的“事故”,原本完整的建筑体量,因为增加了许多市民文化活动的功能,被撕扯的支离破碎。还好有韩国建筑界最炙手可热的整形医生UnSang Dong Architects出手相助。用他们高超的空间塑性能力,挽救了这栋建筑的命运,达成了它成为“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的美好心愿

STEP1:破相过程

让我们来还原一下事故的现场。

最初她就是一个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政府办公楼。由于要丰富其中的功能,她被分成了三段,市民文化活动区作为面积最大区域被放在了三段的最下边。

其中包含了图书馆,儿童教育中心,幼儿园,还有一个可以容纳300位观众的剧场。

可以说彻底的改变了政府办公楼的功能属性。

不但功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下面的市民文化活动部分还被彻底打开,希望把建筑的内部尽可能的展现给市民,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们来此活动。

这还没完,在开敞的部分,还被塞进了一个可以容纳300人的剧场。

这样一来,矛盾就此产生。在我看来,有三个问题最为严重。

第一、 这栋建筑占地只有30m×30m,在这样狭小的一层平面中,如何能放得下上层诸多功能的入口门厅呢?

组织交通就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第二、 剧场有两层的看台,每个看台又有升起,单单剧场的部分就有四个标高,这四个标高又如何与自然层的标高相协调呢?

第三、 体量被打碎,如何能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立面形象呢?

面对这三个问题,经验丰富的整形医生UnSang Dong Architects只用了一招,

那就是“巧用楼梯”

STEP2:手术过程

第一个问题。

将建筑的一角消去,作为摆放立体交通的空间。在垂直方向组织起一连串的入口门厅。 这样便可以减缓在一层摆放各种门厅的压力,起到了立体分流的作用。

人们可以通过一层的入口进入儿童活动中心,来观看演出的市民可以通过大台阶走到二层平台进入剧场的门厅。

第二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分两步走。

1、要对楼梯根据剧场和自然层的层高做调整,通过跳着梯跑的台阶数量,来协调不同标高之间的差异。

2、将折跑楼梯的中间段做一个扭转。这个操作可以让楼梯连接更多方向不同的标高。

以上的手术过程仅仅是针对建筑东南角的局部介绍。

在建筑的西南角,同样采取了上述的做法。

通过楼梯的变换,成功的将剧场从不同高度疏散的问题完美解决了。在建筑的内部,建筑师还需要增加其他楼梯做联通上下层之间的联系。

第三个问题。

一直以来,做立面都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

这是因为在我们所接受的传统建筑学教育体系中,一直把立面设计当做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来看待。总喜欢用类似整体性强、虚实有度、讲究比例关系等原则作为做立面的方法。

但实际上,看似需要独立设计的立面在空间的生成,交通组织的完善以及结构逻辑的建立等过程之中自然而然就完成了,无需在做任何的加工。

也就是说,如果你身材很好,那么你的脸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不信你看。

在立面展开图中,我们先去除玻璃幕的部分。只看“破了相”的部分。

组成该部分的线条有两种,

一种是水平线条,一种是斜向线条。

水平线条是各层的楼板,有自然层的,也有剧场非自然层的。

一部分斜向线条是楼梯。

而另一部分斜向线条是必要的结构支撑。

这样,由三种职能的线条共同组成了其外立面的复杂体系。

其实,这种立面构成的手法我们并不少见,比如鸟巢体育场,看似复杂凌乱的外壳,是由起结构作用的线条和其装饰作用的线条叠加而成。再比如让.努维尔设计的新卢浮宫的穹顶,也是由基层规则的图形相互叠加而成的。

最后,再让我们来看一遍这栋建筑从破相到整容的全过程。

为什么改造前后的形象会让人发出“哇”的一声惊叹呢?

总结一下,“破相”的过程实际上是建筑要随着功能的使用需求要发生改变,以适应或者引领时代的发展。而“整容”的过程就是为实现功能的演变而采取的一系列空间操作手段。


以上内容选于我们工作室的文章:【拆房部队】烂尾楼小姐的整容日记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中了解更多内容~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非标准建筑工作室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21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