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学习制造业的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是管理产品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再到成品的过程,包括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要素,掌握生产进度,把控生产结果,即产品质量。随着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概念日益深入,如今的生产管理不断地在延伸,其过程管理逐渐延伸到前端的设计环节,以及后端的销售环节。

变化的过程往往复杂而不可控,达芬奇从不曾画出过两个相同的鸡蛋,双胞胎也没有一模一样的。按理说,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不会一模一样。但似乎大部分的产品又都是一样的,毕竟我们可以用相同规格的螺丝相互替换。这就是生产管理的核心——管理「不可控」的过程来实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即使生产管理的管理范畴不断扩展,其核心始终如一。

纵观制造业的发展,可谓是不断标准化的过程。古时,赞绣技出众,免不了描述其针脚细密。这就是用手工技艺保证的针脚间距的标准化。到了机械时代,环环相扣的齿轮减小了制造误差,使产品趋同。自动化设备弥补了齿轮减小带来的误差,又一次提升了产品精度。进入信息化、智能化之后,似乎带火了一个任性的制造方法——「用户定制」。产品看似不再标准化,但其实是更高级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从而实现品质的标准化,而为客户带来选择上的自由。


了解生产管理,大概是绕不开相关的著名的理论的,比如美国摩托罗拉提出的「6西格玛理论」,日本丰田公司提出的「精益生产理论」,美国通用公司提出的的「敏捷制造」,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并行工程理论」等,这里我们简单对比一下这几大理论——

「6西格玛理论」源自于质量管理,与其渊源最深,只看它的名字就能明白个大概——「6西格玛」代表百万分之 3.4 的合格率偏差,是对产品质量非常严苛的要求。百万分之3.4意味着什么?一百万个产品里仅有 3.4 个残差品!如何才能达到这么出色的合格率呢?「6西格玛理论」给出了解释——用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 (DMAIC) 5 个步骤,对生产过程进行持续改进,从而达到极高的合格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标准化的过程能够带来标准化的产品。

有没有拖延症晚期患者?那么,请不要错过「精益生产」。我们的目标是:deadline 就是生产力。好像哪里不对?再说一遍,我们的目标是:Just in time。这次对了!「精益生产」强调由需求拉动的适时生产,杜绝浪费。在我看来,该理论关注的是时间,只有对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生产节拍,乃至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转运时间都能合理估算,才能适时生产而不至于误工期、赔违约。「精益生产理论」通过强调生产时间的标准化,从而提高效益。

「敏捷制造」通过快速配置资源,响应用户需求,实现制造的敏捷性,可以看作是初级版本的「用户定制」。「敏捷制造理论」的生产管理思路是从产品出发,把产品分割成独立的模块,模块相互替换,或者可选使用,再将这些模块集成。在划分模块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每个功能模块有一组可选的使用模块,通过排列组合的方式组成产品,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订购选型手册厚过百科全书的保时捷;另一种则是统一模块接口,不断叠加模块扩展产品功能,常见于商业软件。

「并行工程」希望将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样机制造等多个阶段并行推进,从而缩短开发周期。其理念认为:越早发现错误,则损失越少。但随着数字化双胞胎技术的不断成熟,虚拟产品已能极大程度地还原真实产品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各种场景,并行工程提前发现问题的作用已日渐式微。但是,「并行」所依赖的生产信息交换则越来越成为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小小地总结一下上述的生产管理理论(由于只想用 1-2 个关键词概括,所以难免以偏概全,同感兴趣的知友也可以评论留下你的妙语总结):

「6西格玛理论」– 过程标准化,持续改进

「精益生产理论」– 生产时间标准化

「敏捷制造理论」– 模块化,接口标准化

「并行工程理论」– 生产信息标准化


经过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上述的生产管理论也相互借鉴,或者在实践中联合使用。在联合使用时,不同的理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定义。那么有没有集大成者呢?大约就是 ISA-95 标准。该标准由仪表、系统和自动化协会 (ISA) 制定并通过。诚然,ISA-95 标准的故事性没有上述的理论来的丰富,因此并不为公众所熟知,但提及 MES,工程师们想必绝不会陌生,MES 就是出自 ISA-95 标准中所用的术语和模型。ISA-95 作为领域标准,其系统性和无歧义性自然是不用赘述的。正如房子可以千奇百怪,但建筑蓝图中通用的窗、门、墙、地板的符号可以没有歧义地描述所需要的窗、门、墙;尽管没有两个一样的工厂,我们依然可以用 ISA-95 的模型和术语来沟通工厂的业务、活动、责任、信息流等等内容。

ISA-95 将生产管理按照不同职能维度划分为 4 个层次(如下图 Level 0-4)。最高层(第 4 层)是企业级控制层,其定义商业逻辑和生产制造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第 3 层是制造系统层,定义生产活动,包括:定义管理,资源管理,生产详细计划,生产部署,生产执行,跟踪,分析和数据采集,共 8 种活动;而第 0-2 层统称为底层,也称为物理层,分别定义监控和控制物理过程的活动,传感和操作物理过程的活动和实际的物理过程。ISA-95 还关注新生产模式中的事务,并不断扩展。此外,ISA-95 将这些定义再放到一个个的具体模型里,每个模型都对应一个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共分为 4 类 9 大模型,分别是资源类、能力类、产品定义类和生产计划类。资源类包括人员,设备,材料和过程段对象。能力类包括生产能力,过程段能力。产品定义类包括产品定义信息。生产计划类包括生产计划和生产性能。这些应用场景如同一束束光照亮了整个生产过程。


看到这里,有些知友或许会陷入「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哲学三问的迷茫?——因为理论太多,学习过程太漫长。那么对于想短时间了解如何运用知识的朋友们,我们可以换个思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学习生产管理的软件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如果知友们有机会接触西门子 SIMATIC IT 生产管理软件,就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机会。作为 ISA-95 委员会的成员,西门子为该标准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也是参照该标准的第一个 MES 供应商。SIMATIC IT 根据 ISA-95 标准以工厂为中心进行设计的,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工作流程、加工、测试等不同应用场景划分为不同模块,同时兼具可扩展性。既可以系统学习,也可以就某个感兴趣模块重点学习,此外,SIMATIC IT 还建立了丰富的行业库,可以参考借鉴具体的实例。

这里以某乳品企业为例,简单啰嗦一下 SIMATIC IT 所提供的内容,该企业一方面希望对现有生产过程和数据流进行优化,确保管理和生产之间的高效集成和沟通。同时通过集成工厂中不同的流程和系统实现前加工、后加工一体,来避免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系统中被手工地传递和处理,导致错误、延迟和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公司希望提高生产过程的实时可视性来降低成本、改善排程和优化资源利用率。西门子的MES解决方案 SIMATIC IT 最终帮助该企业完成这一重要使命。

第一阶段,SIMATIC IT 整合灌装线,实现工厂区域监视、生产数据采集、关键绩效指标 KPI 计算、生产订单管理、批次分析、人员管理、维护管理及质量数据共享。第二阶段,SIMATIC IT 又成为 SAP 与不同工厂区域,原奶处理、成品灌装和酸奶发酵之间的数据集成平台。

如今,整条生产线必要的生产数据通过 SIMATIC IT 导入 SAP 系统。每天生产开始,所有与生产相关的主数据(产品数据,物料清单,生产数据等)从 ERP 下载到 MES,MES 再将这些数据分发给工厂的其他系统;SIMATIC IT 还负责将来自 ERP 系统的生产订单下载并传递给生产系统;订单状态实时刷新,由 SIMATIC IT 反馈到 ERP,每次灌装线订单状态发生变化(例如订单开始执行或结束),ERP 都会从 SIMATIC IT 收到关于绩效、时间、品质等订单信息;每生产出一托盘产品,系统就会为内部物流订单生成确认信息,包括从 MES 向 SAP 传递的关于这个托盘的实时消息。

最后想说的是,无论如何系统地学习,都会有新的知识不断刷新着以前的知识,不如循序渐进,先了解一个概括,从某一个具体的方面深入,再回过头来重新理解整体,定会有新的理解。这和生产管理中持续改进的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越过山丘,发现还是山丘。

PS:附 ISA-95 标准5册的全名和 SIMATIC IT 实例库链接以供检索参考:

ANSI/ISA-95.00.01-2010 Enterprise-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Part 1: Models and Terminology
ANSI/ISA-95.00.02-2010 Enterprise-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Part 2: Object Model Attributes
ANSI/ISA-95.00.03-2005 Enterprise-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Part 3: Models of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
ANSI/ISA-95.00.04-20XX Enterprise-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Part 4: Objects and attributes for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 integration
ANSI/ISA-95.00.05-2007 Enterprise-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 Part 5: Business-to-Manufacturing Transactions

https://www.industry.siemens.com.cn/automation/cn/zh/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mes/Pages/Siemens-MES-in-China.aspx

特别鸣谢本文作者:

陈阳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数字化工厂集团 软件工程师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西门子中国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33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为什么德国制造口碑那么好?
同平台共线生产的车区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