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用思维导图帮助用户激发创意灵感:专访 XMind | 幕后

作为一款优质的国产思维导图工具,XMind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想必不会陌生,它凭借着强大的功能和全平台覆盖的优势获得了不少好评。事实上,XMind 的功能也早已不局限于画思维导图,开发团队在结合了个人和企业用户的使用场景之后,在软件中加入了甘特图、头脑风暴等功能,让 XMind 变得更加全能。

最近我们采访到了 XMind 团队,和他们聊了聊最初为什么想要开发思维导图工具,以及思维导图工具和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

XMind 团队

简单介绍⼀下 XMind 团队

XMind 目前是一个 40 人的团队,坐标深圳,公司于 2006 年创立。当时包括创始人在内,团队只有几个人,直到去年,公司人数仍然不多。这一年来我们多做了一些产品,所以今年扩招到了 40 人。

我们团队目前在做的思维导图工具有 3 款,分别是 XMind 8XMind: Zen 以及 Lighten。我们团队的定位是「小而美」,专注于思维导图这个细分领域并持续不断地打磨精品。

当初为什么想到要做⼀款思维导图类型的产品?

我 (指 XMind 创始人) 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用手绘形式的思维导图来整理数学、历史、政治等科目知识,巧合的是我也很喜欢科技事物和产品,2 种想法的碰撞让我选择了思维导图工具这个方向。

你们团队早期给人的感觉是更面向海外市场,这也让很多⼈一直以为 XMind 是来自国外团队的产品,请问当时是基于何种考虑?

我们一直在国内市场环境下认认真真地做产品,并没有刻意将品牌塑造成国外的产品。思维导图的概念在国外火的比较早,国外很多用户也一直都有脑图的概念和做脑图的习惯。加上我们团队非常在意产品本身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因为这些原因,越来越多的海外用户选择了 XMind,成为了 XMind 十几年的老用户。

现在回过头看,我们不仅有大量的海外用户,这么多年来,我们其实也积累了大量的中国用户。这可能就是市场选择了我们,而不是我们去选择了市场。

除了 XMind 8,你们还开发过 Lighten,后来又推出了 XMind: ZEN。同样是思维导图类产品,为什么开发了这么多种不同的版本?其中 Lighten 已经半年多没更新了,你们对它还有接下来的打算吗?


XMind 8、Lighten、XMind: ZEN 是不同的思维导图产品,拥有不同的定位,适合不同类型的人群。XMind 8 偏专业路线,主打全功能,适合对头脑风暴、甘特图、幻灯片展示等功能有重度需求的用户。XMind: ZEN 更加轻量化但也不失专业性,主打全平台,适合对于思维导图工具的体验有极致追求的用户。Lighten 的定位是简洁的思维导图工具,完全专注于 Apple 的系统生态之下。做一个预告,我们最近也在为 Lighten 憋大招,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和 XMind 8 相⽐,XMind: ZEN 有哪些新特性?


XMind 8 和 XMind: ZEN 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导图工具,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都可圈可点。XMind: ZEN 并不是 XMind 8 的延伸,也不是它的下一个版本。XMind: ZEN 是是一款革新性的产品,我们用最新的技术重写了软件内部的每一行代码,使它沿袭了经典的 XMind 的使用体验,但是在内核和界面上这是一款焕然一新的产品。

XMind 8 功能更全,定位上更专业,我们也保留了软件较为经典的界面和使用体验,毕竟这是一款风靡了全球 10 余年的产品,有大量忠实的老用户在使用它。而 XMind: ZEN 目前功能上相对轻量,但也非常专业,可以满足大部分人日常对于思维导图工具的需求。除了界面简洁、操作易上手外,XMind: ZEN 也有特有的功能,比如 ZEN 模式以及即将上线的深色界面和大纲视图功能等。

XMind: ZEN 截图

通常情况下⼤家认为 XMind: ZEN 中的 ZEN 指的是「禅」,对应软件内提供的「专注模式」,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它含义吗?

这个理解没有错,我们认为专注地思考非常重要,ZEN 有专注的意思,禅在佛学里面也是一个非常有蕴意的词。12 年来,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打磨思维导图产品,同时给用户带来更加专注的使用体验,所以就用了它作为软件的名字。

XMind 8 功能⾮常强⼤,但在界⾯设计上和 XMind: ZEN 相⽐有些不够「现代化」,为什 么没有直接对 XMind Pro 的界⾯做⼤改动,⽽是推出了新的 XMind: ZEN?

XMind 8 界面

界面设计是产品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产品本身。我们在旧金山、悉尼和伦敦分别见到了我们十几年的老用户,他们不会因为设计是否现代化而去选择一款产品,但是他们会因为这是一款真正优秀的产品而选择它。如果直接改动 XMind 8 界面而在功能和特点上没有任何改动的话,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很多⼈认为脑图⼯具的功能基本上已经「做完了」,没有什么新功能可以加了。XMind 却在传统脑图的基础上加⼊了很多创新性的功能,这些有趣的 idea 都是如何诞⽣的?你们自己有没有比较喜欢的功能?

因为我们并不是「很多人」其中的一员,我们是「少数人」或者说「少数派」。创新来源于思考,那些说脑图工具功能已经「做完了」的人可能没有认真思考。我们是一个热爱思考的团队,也非常喜欢用各种方式来进行思考,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琢磨和思考哪些功能会对用户真正有用,哪些功能比较有意思等等。

至于比较喜欢什么功能,可以说我们喜欢 XMind 现有的所有功能。如果做出来的功能,我们自己不喜欢,相信用户也不会喜欢,所以至少是我们自己喜欢。

功能的不断增加势必会导致软件看起来越来越「臃肿」,XMind 在增加新功能时是如何权衡这⼀问题的?

为了不变成「胖子」,我们在做新产品 XMind: ZEN 时砍掉了很多功能,在增加新功能时都会进行充分的考量,确保这个功能是用户喜欢并且会用得到的功能。我们希望在不变得「臃肿」的同时,让软件变得更好用。

比如说我们在 XMind: ZEN 这次的大版本更新中,除了软件性能上的极大优化外,在保证了软件流畅度的基础上,我们还加入了一些会让用户十分惊喜的功能,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XMind 8 加⼊了⽢特图、头脑风暴等功能,这些功能已经超出了普通脑图⼯具的范畴,为什么要在 XMind 中加⼊这个功能?XMind 认为脑图可以成为这类项⽬管理功能的⼀个很好的载体吗?

真正有效地使用思维导图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帮助我们激发创意的灵感。甘特图和头脑风暴并没有与思维导图不搭边,反而很好地融合了效率和创意灵感。

当你或团队在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脑袋中不断迸出各种想法和灵感。这时,你可以通过评估、组织和连接这些想法以发现更多的线索和灵感,并整理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这个基础上,对项目人员进行任务的分配,定下 deadline,并一键转换脑图为甘特图,然后开始执行。这就是一个非常理想且高效的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的工作流。思维导图本来就可以作为项目管理工具,有不少公司或者个人都用它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

XMind 中加⼊⽢特图、头脑⻛风暴这类侧重于团队协作的功能,是希望脑图可以更多地参与团队协作⼯作吗?脑图中加⼊这些功能的优势在什么地⽅?

XMind 支持甘特图等功能

甘特图和头脑风暴并不是完全侧重于团队协作,和 XMind 的思维导图功能本身一样,甘特图和头脑风暴既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团队协作,关键看你如何使用。我们经常再线上和线下收到不少优质用户关于使用 XMind 这些功能的心得和体会,这恰恰反映出思维导图工具加入这些功能后体现出来的优点。

如果在能完成个人工作的同时提高团队协作效率的话,那当然最好,毕竟现在这个年代,合作出好成绩也非常重要。优势的话,可能就是上面一个问题的答案里面说的,这些功能很好地融合了效率和创意灵感吧。

之后还会针对团队协作开发更多新功能吗?

我们有在思考。思维导图工具安装在每一位用户的个人电脑里,在从用户角度思考软件功能和使用场景时,我们可能更多时候是先从个人角度出发,再到团队。如果团队协作这个需求对用户来说很重要,我们会认真考虑,并权衡我们团队的特性和擅长点,把这块功能做好,确保能让用户实现无缝的协作方式。但具体有什么新的协作功能,我们暂时先保密。

你们团队在⽇常协作中如何使⽤ XMind?可以介绍⼀下你们的⼯作流程吗?你们最常⽤到的功能有哪些?

我们团队每天都在使用 XMind 思维导图来写周报,做计划等任何事情,我们甚至用 XMind 来创造 XMind,比如用 XMind 8 来为XMind: ZEN 做功能计划。而不同岗位的小伙伴对于 XMind 的使用习惯则各有不同:产品经理可能更经常用它来整理产品规划的思路,开发可能用来整理 API,市场小伙伴可能更经常用 XMind 来做活动策划。

我们可能会用到 XMind 里的所有功能,但最常用的还是画思维导图本身。我们也相信,一个做效率类工具的团队,不能只是用自己家的产品,所以我们也同时在用很多流行的效率工具来帮助我们团队进行工作。


少数派联合 XMind 为少数派读者带来限时促销活动,即日起到 10 月 23 日,前往「少数派正版软件商城」购买 XMind: ZEN「桌面版 + 移动版」套装一年版,原价 200 元,现仅需 188 元。

XMind:ZEN (桌面 + 移动版) – 一款全新的思维导图软件

188 元/年(原价 200 元/年)

少数派正版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