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互联网上的“平行世界”好比文化冲击,你有几次被击中的时刻?

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了,或者你只是有一点朦胧的感觉:同一部电影,网站上的评分很低,但票房高得吓人;某些公共事件,微博上已经吵翻了,朋友圈里却没有人讨论;热搜里的名字,自己一个都不认识,点进去竟有上万的转发量……简而言之,就是一些让人觉得“好像活在平行世界里”的时刻。

这种场景像是“差异感”的一个更感性、更戏剧化的版本,起因都是通过互联网发现了某些“一方觉得理所当然,另一方却感到无法相信”的东西;我们可能身处其中,也可能置身事外;对它的感受可能是惊讶、好奇,也可能是困惑、失落。总之,它是一种频繁发生在当代互联网上的、让人有“恍如隔世”感的瞬间。

“平行世界”在这里有多种理解,“小圈子”“同温层”“次元”“年代”都是它的近义词。在搭建它的过程中,亲人、同学、同事、朋友,首先成为比较近的一环;然后我们继续巡游,在社交媒体的每个阵地上寻找同道,又发展出了“点赞之交”“@之交”“谢邀之交”;再接着,大数据也能帮点儿忙,“猜你喜欢”“你可能还想知道”“这些人你也许有兴趣”,继续给我们的视野添砖加瓦。时间久了,我们熟悉的、爱看的、想看的那些信息组合起来,一个小小的“平行世界”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呆在同一个“平行世界”里,言行难免也会逐渐趋同。以“同一个圈子的典型说话方式”为例,「互联网黑话」「创业圈名词」「办公室口语」,都是我所之前研究过的话题。本着观察当代生活的原则,我所上周又发布了调查「社交网络上有哪些“平行世界”时刻」。从 4604 次参与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现象:

1. “跟不上流行”最能引起“活在平行世界”的感受

本次调查得到的反馈基本覆盖了当下流行文化的几个关键词:明星、综艺、网络用语、手机 app,出现频率最高的句子是“我不知道”,最常见的描述是“突然间其他人都开始谈论某件事,而我对此一无所知”。这种混合了迷惑、惊讶和自我质疑的冲击感可以类比 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不过也不太难理解:如果你在某个问题上归属于大多数,跟着大家就好了;只有当你惊觉“难道我才是少数派”的时候,人和人的距离才会显得如此明确。

2. 没有多少批评,但是有很多表态

仅就“描述裂隙感”这件事上,大家的态度都比较克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取舍:调查中,也有不少人对“平行世界”的另一端略有微词,类似于“这年头了还有这种事”“没兴趣”“不喜欢”“觉得意义不大”,都是比较普遍的表态。这也算是“对比产生差距”的一点证明:生活四平八稳时,没什么对照系,但当另一个世界暴露出来时,我们难免想给自己一个定位“我这样好不好/对不对”,继而选择继续呆在现有的世界,或者试着进入另外一个。这样的“区别对待”心理跟之前我所讨论过的「当代鄙视链」颇有相似,我们都是“台阶上的观望者”。换言之,一旦有了对比,“平行世界”便不再那么平行。

3. 还有一些“平行世界”,触及了更深入的部分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流行文化,还可以用“喜不喜欢”或“有没有兴趣”的标准来讨论,那么还有一部分答案,已经走向了「价值观差异」「社会分化」「信息不对称」等等更宏观的问题,比如“恐同观念”“贫富差异”“信息污染与隔离”。网络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和投射,网络上的“平行世界”放大来看,同样是社会结构的体现。我所针对“中产阶级”进行的系列调查就是一例:处境、“阶层”、生活方式相近的人们,在观念和技术的引导下,是如何不知不觉走到同一个“平行世界”里面的。

成为了“平行世界”的观察者,然后呢?

福布斯杂志去年讨论过一个叫做“filter bubble(过滤泡泡)”的概念,我所曾经介绍过的“truth decay(事实衰退/真相塌方)”跟它也有点关系,大意是说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小小的“信息花园”中,我们听自己想听的,留下能佐证自己观点的,认识跟自己想法一致的,最终导致认知的严重偏差。这种一遍遍的选择性强化被称为“回声室”效应,它很容易让人陷入一种“友邦惊诧”式的迷思中,即“对本应该了解的问题过分吃惊”。同理,如果身处“平行世界”的中心地带,只关心自己能看的、爱看的、想看的那些,恐怕不太容易会感觉到其他世界的存在。

仅就调查结果来看,我们作为不同世界的观察者,体验未必有多么愉快:有时只是好奇,比如“每次听到不认识的人名都要去搜一下”,有时可能是不舒服,比如“跟他们鸡同鸭讲,谁也不服谁”,多数时候是困惑,比如“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了”,甚至偶尔会比较难过,就像读者@给个面子吧 说的,“越连通,越意识到各种鸿沟的存在。”

但这其实也没什么可怕的。我们之所以发现另一个世界,可能因为不巧自己没什么同伴,也可能因为自己刚好处在边缘活跃地带,还有可能只是因为厌倦了现在这个环境,想换一种空气呼吸。不论是出于哪个理由,总是一个可喜的小小突破。既然已经看到了边界,自然没有必要退回去,如果能打破它,从“这是什么”走向“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固然很好;就算不行,只是观察它并且意识到“自己所在之处,远远不是这片土地上的全部”也不错。

最后,结合我所的观察,我们总结了以下 15 个你有可能在互联网上遇到的“平行世界”瞬间:

1. 走哪儿都能看到铺天盖地的网络流行语,其他人都玩梗玩得很开心,然而自己完全不明白笑点在哪儿。

2. 大家都在用那几个非常火的 app,但自己一个都不知道,回到家默默下载并试用了一会儿,感觉没什么意思,又默默删掉了。

3. 听到同事们一直在热烈讨论某个明星,悄悄用手机搜了一下名字觉得颇为眼熟,想起自己昨天才见过这张脸,就在地铁广告上。

4. 为了工作焦头烂额,晚上十点总算扒拉上了第一口晚饭,在朋友圈刚好刷到别人五分钟前发的旅行美照,给九宫格配的文字是“啊,碧海蓝天”。

5. 点开社会新闻,感觉满目疮痍,再点开商业新闻,又是一片高歌猛进,“赋能”“未来已来”“新商业模式”,分分钟几个亿,仿佛光明可期。

6. 总觉得长辈们不懂上网,结果过年回去一看,人家在 K 歌 app 里都算小网红了,一首歌收到的爱心比自己这几年朋友圈点赞数加在一起都多。

7. 月底发完工资,交房租、买东西、还账单,算算手头又有点紧,看见 iPad 上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剧里的小白领刚工作就住上了 CBD 江景大平层。

8. 仔仔细细读完了某个公共事件的长报道,内心感慨万千,“这个世界会好吗?”,刚打算跟别人讨论一下,然而对方一脸迷惑“你在说啥?”

9. 喜欢上了某位新晋偶像明星,打算去网上搜一搜关于ta的讨论,看到的都是zqsg、ydmd、nbcs…感觉掉进了一片新知识的海洋中。

10. 正在网上开开心心刷第四遍老友记,刚好看到 Ross 和 Rachel 情感纠缠的片段,瞬间满屏的弹幕都变成了声讨 Rachel 这个绿茶和谴责 Ross 是渣男。

11. 在新闻里看到国外飘扬的彩虹旗和拥吻的同性情侣,刚打算热泪盈眶,转头看到最热评论是“同性恋都有病”,点赞数 433。

12. 一个群里有人说起最近看中的某个包,“不算贵,也就一万多”,另外一个群里却有人分享起了“水果九块九包邮”。

13. 听说最近上映的某一部国产电影票房破十亿了,问了问其他人“你去看了吗?”,得到的答案却都是“没有啊,谁会看那个”。

14. 自己喜欢的博主一直都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面 po 图,每次想看 ta 的新动态,都要费老大劲儿才行。

15. 不小心打开了 QQ 空间,看到了自己上学时期中二无比的头像和昵称,点开一篇日志,发表时间写着 2008 年,忽然意识到那已经是十年前了。

插图来自:Giphy 题图:rawpixel on Unsplash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