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银隆中止上市辅导,董明珠“一石二鸟”计划落空

曾经承载着董明珠造车梦的珠海银隆,继电动乘用车产品延期量产之后,昨天中止了上市辅导。银隆投资 285 亿元在成都、天津、兰州、南京设立产业园后,如何保证后续发展存在疑问。

珠海银隆获得大众关注,要追溯到 2016 年 8 月。当时格力电器发布草案,拟以 130 亿元收购银隆 100%股权,并募集不超过 96.94 亿元作后续发展之用。

珠海银隆成立于 2009 年,以纳米化钛酸锂为负极材料组成的锂离子电池是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产品是纯电动汽车,而客户多为各地公交公司。2016 年 1-6 月的第一大客户就是北京公交集团,其销售额 9.2 亿,占总营收约 37%。

虽然珠海银隆在 2010 年控股了美国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以掌握全球最新的钛酸锂材料技术。但从技术指标上看,虽然快充快放、安全性、循环寿命、耐宽温型都具有领先地位,但在能量密度及生产成本上,珠海银隆的钛酸锂技术劣势明显:相较特斯拉 2016 年时 240 wh/kg 的能量密度,和 1.5 美元/wh 的成本,珠海银隆 85-90 wh/kg 的能量密度是特斯拉的三分之一,4.4 美元/wh 的生产成本却是特斯拉的近三倍。

正因为这种技术不足,以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的原因,银隆汽车在 2017 年仅销售了 3355 辆纯电动客车,较 2016 年的 6200 辆接近腰斩。

但在当时,在网络流传的格力股东大会视频中,董明珠说,“不要跟我聊股价,你要跟我讲一个企业能不能发展一百年。”

这其中,除了老生常谈的格力产业布局务求多元化、避免长期以单一的空调产业为主要营收来源以外,董明珠在格力收购珠海银隆中的积极态度,以及募资方案被股东大会否决之后,以个人名义出资 23 亿元、联合大连万达 5 亿元和京东集团 3 亿元入股珠海银隆,其实有着另一层考虑:公司管理层需要巩固自己对公司的控制力。

2015 年底到 2016 年中,是险资大举收购优质蓝筹股的时期。以被险资第一个盯上的万科为例,万科在被宝能举牌之前,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 37.23%,公司第一大股东华润持股 14.89%。而格力当时的股权结构也类似,其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仅 35.48%,格力集团作为控股股东持股比例 18.22%。

随后,格力也面临了险资的入侵,中国人寿的两个保险产品相继增持格力电器,宝能系前海人寿和安邦保险也大举买进。三者持股比例均在短时间内超过了董明珠的 0.73%。而格力的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的持股比例也接近 0.71%。

在这种形势之下,格力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显然远非高枕无忧。而在当时,通过发行与认购定增,收购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新能源汽车标的,不仅对拓展格力产业布局有积极意义,还是巩固控制权的利器。格力集团及格力经销商京海担保的股权比例将升至 41.35%、董明珠认购 9.37 亿将增持到 1.3%成为第四大股东,都将击退险资。

而在后来险资举牌受到限制后,董明珠依然以个人名义投资珠海银隆,也很可能是为未来格力电器与银隆的产业整合埋下伏笔,因为新能源汽车是格力集团、格力电器的重要拓展方向。最近要约收购锂电池生产企业长园集团,也体现了这一发展策略的延续。

总之,无论是收购珠海银隆、长园集团,还是谋求发展集成电路,格力电器都是一方面存在转型诉求,另一方面管理层也存在巩固控制权的诉求。这种局面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题图来源:i黑马网

我们做了一个壁纸应用,给你的手机加点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 下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