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科学奖】宅男废纸,宅女费电?不!宅最节能了!

本文来自果壳网,地址在这里,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sheldon-staying-home-0

获奖团队:罗切斯特理工学院陈光炳及其合作伙伴

根据卡诺、克劳修斯、开尔文和玻尔兹曼研究过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中所有可利用的能量,原则上都是不可再生的,能量被人类使用以后通常会变成废热向周围的环境耗散。如果宇宙中所有可利用的能量都转化成了废热,那么任何生命、任何运动以及一切有序的结构都不可能存在,甚至连时间都会停止流逝。那一刻,宇宙必将迎来末日。

为了宇宙能够可持续发展,为了给岁月赋予文明,为了人类与三体人、赛博坦人和瓦肯人的友谊之树常青,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在绞尽脑汁,努力研究既不会降低生活质量又能减少能源浪费或者降低能源消耗量的办法。

“宅着”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图片来源:unsplash.com

“宅着”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态。图片来源:unsplash.com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专家陈炳光和他的合作者,在分析了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调查数据后发现,在2003年至2012年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这十年中,三亿美国人无意间应用了一种巧妙的节能方法。这种方法无需任何专业训练即可掌握,具有门槛低、投入少、无污染和不疼痛的优点。根据模型分析,仅在2012年,这种方法就让美国人少用了相当于五千亿度电的能量,占美国总能源需求的1.8%。这种方法有一个熟悉而响亮的名字,叫做“宅”。

陈炳光所描述的宅,既不是老子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中说的消极闭塞,也不是陆游在“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中所表达的报国无门的悲凉。陈炳光所描述的宅,是将原本必须出门办的事情尽量改成在家里完成。

例如,相比2003年,在2012年中,美国人宅在家里的时间增加了八天左右。在这宝贵的八天中,除了用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和做饭、吃饭以外,美国人还平均利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了看电视、玩电脑、玩游戏等有意义的活动,然后利用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完成了各种远程工作。

2003年-2012年美国的工作人群在不同活动上人均花费时间变化以及2003年人均花费时间。图片来源:http://www.cell.com/joule/abstract/S2542-4351(18)30003-5

2003年-2012年美国的工作人群在不同活动上人均花费时间变化以及2003年人均花费时间。图片来源:http://www.cell.com/joule/abstract/S2542-4351(18)30003-5

宅在家里八天,相当于在办公室工作、在商场和饭店消费的时间减少了七天、使用交通工具减少了一天,所以虽然家里电量增加,但美国人在2012年消耗的能量反而比十年前减少了相当于五千亿度电(即5000亿千瓦时)。

美国人的宅并不是个别亚文化群体带动的,而是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化的宅。数据显示,不论是上班族、失业者、非劳动力还是退休人士,所有美国人宅在家里的时间都变多了。唯一的例外是65岁以上的人群,相比十年前的老年人,他们待在家里的时间减少了,出门工作办事的时间反而变多了。作者猜测,这可能是因为以前的美国人到了65岁以后基本上都退休了,而现在65岁的美国人需要继续养家糊口。

每年3月24日,世界自然基金会都会发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呼吁全世界的个人、企业和政府熄灯一小时,唤起全人类节约能源、保卫宇宙和平的意识。但这项活动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并且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相比之下,如果全地球的人能够像这项研究所描述的那样,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每年在家里多宅八天,就可能在不降低生活质量、不影响生产活动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交通事故,减少碳排放,节约金融资本,提升环境质量,增进家庭成员感情,保障财务安全,促进宇宙和平。更重要的是,这项活动还能帮助社交恐惧症患者(即真正的死宅)远离社交场合,开心度过每一天。

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2018年,让我们一起试着变宅吧!

为了表彰他们对宅男宅女生活方式提供的理论基础支持,我们决定授予他们2018菠萝科学奖物理奖!

(编辑:小金牙)

参考文献/h1>

Ashok Sekar, Eric Williams and Roger Chen, Changes in Time Use and Their Effect on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le 2, 521–536 (2018).